这是我目前的:
[mugya@arch ~]$ df -h /
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% 挂载点
/dev/sda8 65G 60G 1.6G 98% /
这是必须重装的了,所以想把500G的硬盘全部拿来装arch,大大们,你们怎么干的
/ 100G ?
/home 200G ?
/usr 100G ?
/boot 500M
我的目前的详细信息:
[mugya@arch ~]$ sudo du -shx /* | sort -h
0 /bin
0 /dev
0 /lib
0 /lib64
0 /proc
0 /sbin
0 /slim.png
0 /sys
4.0K /mnt
16K /lost+found
16K /srv
20K /oracle
64K /pentest
396K /tmp
604K /run
15M /etc
69M /boot
234M /root
485M /opt
2.6G /media
11G /usr
14G /var
33G /home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
离线
>>> df -h /
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% 挂载点
/dev/sda6 40G 34G 3.7G 91% /
QAQ
离线
>>> df -h /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% 挂载点 /dev/sda6 40G 34G 3.7G 91% /
QAQ
~_~ 大大,你一年前这个状态,一年后还这个状态?
你这是有什么居家必备的秘籍啊? 教教我啊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
离线
非大大。
看个人需求。
如果十分纠结,上 LVM 或 btrfs。
离线
百合仙子 说:>>> df -h /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% 挂载点 /dev/sda6 40G 34G 3.7G 91% /
QAQ
~_~ 大大,你一年前这个状态,一年后还这个状态?
你这是有什么居家必备的秘籍啊? 教教我啊
我的 /home 是单独分区的。/var/cache 在这种情况下是会清理的。然后软件不乱装,就比较稳定了。
每次清理好烦的说……
离线
非大大。
看个人需求。
如果十分纠结,上 LVM 或 btrfs。
有点难以抉择,主要是想了解下你们那么大的硬盘都怎么处理的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
离线
mugbya 说:百合仙子 说:>>> df -h /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% 挂载点 /dev/sda6 40G 34G 3.7G 91% /
QAQ
~_~ 大大,你一年前这个状态,一年后还这个状态?
你这是有什么居家必备的秘籍啊? 教教我啊
我的 /home 是单独分区的。/var/cache 在这种情况下是会清理的。然后软件不乱装,就比较稳定了。
每次清理好烦的说……
你硬盘上只有这个系统么?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
离线
你硬盘上只有这个系统么?
嗯,如果不算虚拟机的话。
离线
mugbya 说:你硬盘上只有这个系统么?
嗯,如果不算虚拟机的话。
那么大的硬盘,作为桌面系统,你怎么规划的啊?
你的 / 才40G
虽然把/home单独挂出来了,难道这个400G?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
离线
有点难以抉择,主要是想了解下你们那么大的硬盘都怎么处理的
个人认为,
一般而言,单分区已经足够。
多分区对多磁盘系统的意义比其对单磁盘系统的意义大得多。
在单磁盘系统上,多分区对多操作系统的意义要比其对单操作系统的意义大得多。
对于单操作系统,多分区多在系统重装时有意义,而且仅在防误操作上(避免删除重要目录)和节约时间(格式化快于文件删除)上有意义。
在爱折腾用户的手上,系统崩溃而需要重装的频率估计不会低,而一般用户也可能有需要重装的时候,因此,建议为所有重要的目录分配独立分区。这么做的意义,防误操作大于节约时间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少有人能清楚地记得对系统做了哪些修改,哪些目录包含哪些重要文件(尤其当这些文件存放在深层目录中时)。与其在重装前作排查,不如在安装时将其分离出来,节省时间脑力,还能有效避免一时脑抽带来损失。重要的目录根据不同用户会有所不同,对于大部分用户,重要的目录会包括 /home,更准确地说是 home 目录。如果搭建了本地服务器可能还会包括 /srv。
相较于 Windows, Linux 的分区配置要灵活得多,大部分标准目录都能放在独立分区上。需要注意,/etc 必须和 / 同一分区。除非重装后总会安装一样的软件包,否则不建议为 /usr 分配独立分区。因为这会导致重装后部分文件不在包管理器的管理之下。虽然这并不是大问题,但不推荐这么做。还有些目录并不实际存在磁盘上,也不能为其分配独立分区,如 /dev /sys /proc /run 等。
LZ 的问题似乎仅关注 Linux 标准目录,然而不同的用户可能会有独特的目录,而这些目录也可能是重要的目录。如某些开发者会有一个专门存放开发文件的分区,挂载在 /development;重视备份的用户可能会有专门存放备份文件的分区,挂载在 /backup。
另外,有些分区是强制要求的。如 EFI 系统要求 EFI 分区;GRUB Legacy + LVM 要求 /boot 在非 LVM 分区上。
LZ 的另外一大问题是空间分配。个人做法是空间需求变化幅度不大的分区如 /boot swap 和 EFI 分区可采用固定大小分配,变化幅度较大的分区采用比例分配大小,如 30% 给 /, 剩下的给 /home。不过还是推荐 LZ 尝试 LVM 或 btrfs(似乎 btrfs bug较多),这样即使后期发现空间分配不合理也能方便地修改。
较早时候,Arch 为新手准备的方案是 / /boot /home 和 swap,不过具体大小不记得了,现在 Arch Wiki 上的参考值是 /boot:200 MB;/:15-20 GB;/var:8-12 GB。
离线
百合仙子 说:mugbya 说:你硬盘上只有这个系统么?
嗯,如果不算虚拟机的话。
那么大的硬盘,作为桌面系统,你怎么规划的啊?
你的 / 才40G
虽然把/home单独挂出来了,难道这个400G?
/home 152G。还有个存数据的 btrfs 101G,在很早以前是给 Windows 的。
离线
...
LZ 的问题似乎仅关注 Linux 标准目录,然而不同的用户可能会有独特的目录,而这些目录也可能是重要的目录。如某些开发者会有一个专门存放开发文件的分区,挂载在 /development;重视备份的用户可能会有专门存放备份文件的分区,挂载在 /backup。
...LZ 的另外一大问题是空间分配。个人做法是空间需求变化幅度不大的分区如 /boot swap 和 EFI 分区可采用固定大小分配,变化幅度较大的分区采用比例分配大小,如 30% 给 /, 剩下的给 /home。不过还是推荐 LZ 尝试 LVM 或 btrfs(似乎 btrfs bug较多),这样即使后期发现空间分配不合理也能方便地修改。
较早时候,Arch 为新手准备的方案是 / /boot /home 和 swap,不过具体大小不记得了,现在 Arch Wiki 上的参考值是 /boot:200 MB;/:15-20 GB;/var:8-12 GB。
首先非常感谢你,给我一些启示。
一年前初入手arch ,只简单划了 /boot 跟 / 65G ,一年后就占完了。这个增涨率还是蛮快的。
这次打算把/home 单独挂出来,希望能减少重装的次数。你提到的按比列分配不错,我想是较好的解决方式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
离线
/home 152G。还有个存数据的 btrfs 101G,在很早以前是给 Windows 的。
thanks ,我去重装系统去了 :)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
离线
我来黑btrfs,
坏了两次,都是非正常关机后文件系统挂不上,修复超麻烦
离线
我想顺便问一下,现在大家都用ext4格式化吗?有什么推荐码
还有如果我分区了,/dev/sda1, /dev/sda2这就相当于2个硬盘了吗?
比如我/home是挂载在/dev/sda2上,重装系统的时候不格式化/home,只格式化swap, /, /boot,数据是不是不会丢失?
最近编辑记录 dxcqcv (2014-08-26 11:20:46)
learning Arch linux
离线